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 13632355031

< >

【刑事律师解读】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定刑、司法认定、立案标准及法律规定

分享到:
点击次数:917 更新时间:2020年03月02日00:25:50 打印此页 关闭

刑事律师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定刑、司法认定、立案标准及法律规定

 

前言:知名刑事律师解读如何理解刑事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定刑、司法认定、立案标准及法律规定。

 

一、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概念,什么是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所谓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我国已形成以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以及各种地方性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银行以外的城乡信用合作社、融资租赁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邮政储蓄机构、证券机构等具有货币资金融通职能的机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即是在上述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不是在上述金融机构而是在其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或者虽然是在上述金融机构中工作,但其不是从事公务而是从事劳务的人员,不能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主体。

 

主观要件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予以购买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利换取货币。如果行为人在工作中误将假币支付给他人,不能视为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币换取真币。

 

 客体要件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货币的行为还同时侵犯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具有一定的渎职性。由于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主体的特殊性,因而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对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危害比一般人实施同样的行为的危害要大,所以本条第2款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

 

客观要件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所谓伪造的货币简称假币,是指依照我国的货币即人民币和外币含港、澳、台币(包括现行流通的纸币和硬币)的形态、格式、图案、色彩、线条等特征,通过印刷、复印、石印、影印、手描等方法制作的以假充真的货币,不包括变造的货币。

所谓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以一定的价格利用货币或物品买回、换取伪造的货币之行为。所谓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是指以伪造的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这种行为方式,必须在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况下实施,才能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客观之方面。否则,如果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即使有以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的行为,亦不可能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构成犯罪的,也只能以其他罪论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在这里是指利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主管、经管、经手货币的便利条件。既包括利用职权的便利,即在自己职务范围内因职务而产生、享有的处理某种事物的便利,如人事权、物权等,又包括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无论出于哪一种情况,都应当与自己的诸如管理货币的发行、流通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提取,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国内外汇兑换的往来等等从事货币流通及相关的业务职责活动相联系。如利用管理金库、出纳现金、吸收付出存款、放出与收回贷款等等,就可形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便利条件。如果没有利用本身的职务之便,只是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的环境、方法、条件等,而将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的,就不是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客观之行为。如某银行的一工作人员将假币向其银行某一储蓄所与之不相识的人员兑换真币,以及晚上趁无人之机,潜入金库将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都因未利用职务之便因而不能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当然,这不排除可以构成他罪,如使用假币罪、诈骗罪、盗窃罪等等。

 

三、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量刑标准

 依本条规定,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在上述处刑规定中,对应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罪的数额要求,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数额巨大也应指币值3万元以上或者币量3000张以上。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指以下情形:

1)共同犯罪的主犯;

2)购买伪造的货币后投入市场流通的;

3)以前因犯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受过刑事处罚又实施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情节较轻一般是指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属于共同犯罪的从犯,没有造成什么危害结果的发生等情况。

 

四、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司法认定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1)行为人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以伪造的货币换取的货币数额大小。如果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犯罪。

2)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进了伪造的货币或者以伪造的货币换取了货币,其行为一般也不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如果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购买假币罪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购买假币罪的客观行为的性质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不同的主要有:

1)行为主体的不同。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客观行为的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购买假币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不同。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只要具有购买的行为,无论其购买数额的多少都可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但后罪的客观方面,不仅要求具有购买假币的行为,而且亦要求购买假币的数量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否则即不可能构成犯罪。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出于走私的故意而购买假币的,这时又牵连触犯走私假币罪,对之应从重按走私假币罪论处。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伪造货币罪

如果行为人伪造货币后,再用自己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则又触犯伪造货币罪。由于后者这种以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是前者伪造行为的一种自然的后继行为,加之,本法对伪造货币的行为处罚要比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重,对此,应从重择取伪造货币罪处罚。对于后面的以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则作为一个从重的情节予以考虑。如果金融工作人员既有伪造货币的行为,又有不是以自己伪造的货币而是以他人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的行为,此时,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应当分别定为伪造货币罪与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然后,实行数罪并罚。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走私假币罪

行为人如果出于走私的故意或与走私犯罪分子共谋实施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行为的,则又牵连触犯了走私假币罪,此时,应择一重罪即走私假币罪从重处罚。根据走私行为的性质,下列行为,即使为金融工作人员所为,亦应按走私假币罪处罚:

1)直接向走私犯罪分子非法购买国家禁止进出口的伪造的货币的;

2)在内海、领海购买国家禁止进出口的伪造的货币的;

3)与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共谋,为其将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的;等等。

 

五、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立案标准

 按照20105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二十一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六、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8 法释[2000]26号)

第四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不足五千张(枚)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五千张(枚)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总面额不满人民币四千元或者币量不足四百张(枚)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较轻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2001.5

十八、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刑法第171条第2款)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追诉。